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结对帮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4月20日和21日下午,杭州市星澜小学与结对学校苍南县南宋镇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一同开展了以“空间与几何”为例,单元整合视域下的数学学习力问诊式研究的第二次“云”教研活动,并再次有幸邀请到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吕立峰老师把脉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课堂 资源共享
活动的第一环节,星澜小学数学教研组录制了分别来自三、四年级的两节“空间与几何”课,供两校所有老师观摩。第一堂课是蔡昕眙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首先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帮助学生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然后课件呈现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明确封闭图形也有面,并感受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样有层次的设计让学生把数学中的面印在心间。接着,让学生用数据对四个大小不等的矩形进行比较,此环节颇富数学味。在体验面积单位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要选择统一合适的图形作面积度量单位,在操作中感受密铺、度量的重要意义。最后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里还有面积单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根据物体面积的大小选用合适的数学单位。整堂课学生表现可圈可点,课堂探究十分精彩。
第二堂课是由李思楠老师和406班的学生带来的《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李老师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验证、推理、交流,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分类的方法有许多,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分类标准。教师在这时并不急于评价,而是充分让学生交流,学生在操作、体验、感悟中建构了新的知识系统。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紧扣,步步递进,由浅入深,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创新意识。
网络教研 携手共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浙江省特级教师吕立峰老师通过线上直播为大家复盘了这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并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深刻的指导。吕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素质与课堂的亮点,并对一些细节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设计方案。首先是在教学中要学会取舍,让知识点的整合不觉臃肿。通过理解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概念的含义,从操作——体验——经验,体会教学要有详略之分,要有取有舍,舍去平铺直叙的操作,注重经验的迁移,建立表象方法。其次是学会重构,让知识点的整合有序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从特殊走向一般,把一般转化成特殊的思路,让知识的整合更具科学性。最后,单元整合教学着眼于学科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策略,实施灵活而开放的教学。
随后,杭州市星澜小学的数学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与反思。
孟爽老师:
听了吕特的指导,我学习到单元整合要注意两点。一是整合课的内容要有取舍。这个取舍不是整块内容省略,而是同一块内容里要有轻重。重方法,重思维,轻形式,轻操作。二是整合课要关注整个单元内容,适当重构。这两点我要好好消化学习,在后续的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提升。
张东琛老师:
今天聆听了吕特的讲座,我对几何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面积、三角形如何分类等的具体概念。但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数学教学中,教学准备时就要对数学知识的结构进行从点到线到面的梳理,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课堂上不是讲解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穿针引线,从这一点怎么走到下一点,把知识织成线、穿成网,但是整合贯穿并不是要将所有过程教授给学生,教学时还是要有所取舍,对于学生伸伸手就能够到的,要有所舍,教学时还是要将更多的精力分配在学生够一够还差一点的地方,而这也更考验教师对学情的把握,这也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努力的地方。
贾冬冬老师:
听了吕特的讲解,对于单元整合,我有两点思考。第一,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教师应当对这块内容的知识块的知识点要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在设计本节课整合课时,站位够高,能够做到合理的取舍,让整个知识点的整合显得不那么臃肿,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迁移。第二,基于知识的逻辑,学会知识重构,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归纳,让知识点的整合有序发生,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化的学习,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白福清老师:
听了吕特的讲座,我对“数学单元整合”有了更深的认识。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不是一条线”,而是在编织“一张网”,教师要整体看单元框架,师生同舞在网中央。就整体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有较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教师要有将小学六年的教学视为整体的意识,引导学生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学习。
徐琳老师:
听了指导后,更清晰在单元整合前,先要弄清知识点的“前世今生”,短短40分钟,要上的扎实且有思维含量,更需要在知识点处进行取舍。前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减少浓墨重彩的无用操作,更专注于思维的提升,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马婧琳老师:
教学整合不仅是将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更是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整合。将看似相同的问题整合,并不是重复经历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学生在思考体验中提升数学思维。即使孩子们以后遗忘了知识点,但能将数学方法和思想内化并运用于生活中,也是数学学习的意义。课堂整合相对于常规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把握一课一个单元的内容,更要熟悉教材前后的沟通和联系。把我孩子当下的学情,真正以学定教,让每个孩子在思考和理解中有所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教研活动是杭州市星澜小学与苍南县南宋镇小学进行的第二次同步教学研讨活动。网络同步教研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也促发了老师对数学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心无旁骛,专注教研,在新时代“双减”背景下,两地教师们也将继续加强合作,不断思考、实践、总结、反思,实现新的成长与突破。
撰稿:王佳妮
摄影:数学教研组教师
审稿:王冬冬